学校新闻

【优秀青年】史蛟龙:孜孜以求,锲而不舍

时间:2018-05-16 18:50:09  来源:   编辑:张淼  作者:  点击:

史蛟龙,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本硕博连读)2010级学生,在校期间撰写多篇SCI论文,累积影响因子超过30分;积极投身各类竞赛,多次在“挑战杯”等大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大一大二期间,史蛟龙联合创办了南方医科大学第一支模拟联合国队伍,并参加了第二届中南地区模拟联合国大会,最终获得“最佳立场文件”及“最佳团队”等奖项,实现了本校模拟联合国协会在全国模联大会上零的突破。

大三回归校本部后,虽然课业繁忙,他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投身科研工作,参与课题组多项科研工作。三年共发表了3篇高质量的SCI文章: Clin Cancer Res(IF:9.619),Cancer letter(IF:6.375),Scientific Report(IF:4.259)。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Clin Cancer Res被评为杂志封面文章。

科研的过程是艰苦的,挫败感是绝大部分学生都会面临的一种困境,尤其对于一个刚接触医学基础的本科生,史蛟龙对此感同身受,“究其根本,挫败感来源于自身。不是自身不够努力,而是过于自信。”他解释,只有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的时候,才会产生落差感,即挫败感。比如,绞尽脑汁磨出来的一篇文章要么被导师批评,要么投稿被拒。虽然郁闷、怀疑、浮躁、不安,不自信,甚至一度怀疑自己,但是史蛟龙总是能想方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困难挫折让他学会了沉住气,坚持就是胜利。“静心、动脑、实践、创新”,这八个字是史蛟龙高中母校的校训,他也经常把这八个字挂在嘴边,鼓励自己,砥砺前行。

在投身科研的同时,史蛟龙还积极投身到各项学术竞赛中,先后获得“2013年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创新实验设计大赛三等奖”,“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级)”“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攀登计划”,“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项目支持及奖项。

回归临床工作后,面对任务繁重的临床任务,史蛟龙没有犹豫,“我只知道,自己会坚定不移地继续走下去,谨记初心,履行自己神圣的职责。”不辞艰辛,执着追求,恪尽职守,对待病人认真负责,关怀备至,他在临床工作中多次获得老师们及病人的好评。

史蛟龙曾经是一上台讲话就紧张脸红的人。他深知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一个再细微不过的细节都可能决定一次展示的成败,因此他会尽最大努力去了解背景知识,揣摩听众可能提的问题,尽力将每一次展示准备好,让每一次汇报都成为一次精彩的分享。不知不觉间,在公开演讲时他不会再紧张,准备演讲内容的同时也大大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喜欢上了面对听众有条不紊进行讲解的感觉。

在普外科的博士生涯,是史蛟龙真正研究生涯的开始。在普外科这个平台上,在大师级导师的指导下,他迅速完成了从一个幼稚的年轻医生向研究型外科医生的蜕变,并领略到探索和发现的乐趣。成功属于勤者,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博士阶段,在导师李国新的指导下,他以第一参与人及主要撰稿人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两项南方医院院长基金的申报。目前已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2篇,Oncogene(IF:7.519),Journal of Cancer(IF:2.916),Cell death and disease(IF:5.965)。

“回首自己的八年 ,从一名不谙世事的门外汉走到今天,每走一步都和导师的支持分不开,每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都得益于导师的帮助。”史蛟龙这样感慨道。8年的医学生涯,他遇到了2位导师——基础导师赵亮教授,博士导师李国新教授,对他来说这2位导师就像自己的父亲和兄长,在学业上、在工作上、在生活上都给予他无限的关爱和支持。他始终铭记着老师和同学的呵护与帮助,那些关爱伴随一生。

史蛟龙同学始终觉得,一粒种子,只有深深地植根于沃土,才能生机无限;而一名新时代的新青年,只有拼搏,努力,团结,协作,才能蓬勃向上,一往无前!在众多学子中,他并非最好,但他拥有坚持不懈的意志、愈战愈强的精神和踏实肯干的作风。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33号

粤ICP备05084331号  南方医科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