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学校首页 > 正文

我校学生在“讲科学、秀科普”大赛中获多个奖项 四同学获“广州市优秀科普使者”荣誉称号

时间:2020-07-20 20:46:03  来源:基础医学院   编辑:黄瑶  作者:毕振宇  点击:

7月16-17日,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主办,广东科学中心、广州科普联盟承办的2020年广州地区“讲科学、秀科普”大赛在广东科学中心圆满落下帷幕。

校科研院推荐的6位学生科普志愿者从从区选拔赛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共获得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两项,以及广州市优秀科普使者荣誉称号。其中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的廖昕萌,第一临床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的邱浩森,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刘蕙晔, 2015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刘子贤四人获得二等奖,以及广州市优秀科普使者称号。第一临床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的时小然、李浩霖获三等奖。

二等奖廖昕萌

二等奖邱浩森

二等奖刘蕙晔

二等奖刘子贤

三等奖李浩霖

三等奖时小然

2020年广州地区“讲科学,秀科普”大赛主题为“科技战疫,创新强国”。大赛旨在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融合,推进广州科普事业发展,同时选拔推荐2020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和2020年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参赛选手。

作为广州一项科普品牌活动,“讲科学,秀科普”大赛自2012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9届。受新冠疫情影响,本次大赛由原定的4月份推迟到7月份举行,同时为做好疫情防控,大赛不设置现场观摩席而是采用了全程线上直播的形式。

虽说受疫情影响大赛延期举行,但赛事规模不减反增。广州各区科技主管部门、市卫健委、市气象局、省科学院等从6月份起纷纷举办预赛,吸引了各科普基地从业人员,高校、科研院所及社会各界科学传播爱好者近千人报名参赛。经过预赛层层选拔,最终19个代表队共134名选手进入决赛,参赛人数创历年新高。10名博士、28名硕士参赛,选手素质历年最高。这充分说明了广州地区的科普群众基础和创新环境进一步提升,科普人才的培养受到各界的重视。

大赛包括自主命题和随机命题两个环节,既考验选手的科学知识积累,又考验选手的表现力、临场应变能力。为了吸引观众,打动评委,各选手在比赛时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借助“道具”、“音乐”、“多媒体”等手段,用幽默、睿智、通俗的语言演绎科学。

疫情当前,国家为何紧急命令hACE2人源化小鼠生宝宝?假如蝙蝠是病毒传播者,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新冠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吗?我们该如何预防?新冠病毒疫情科普成为今天决赛最热选题,选手们在短短4分钟的讲解中,用科学粉碎疫情谣言,破解各种战疫硬核科技,让台下观众收获丰富的防疫抗疫科学知识。

量子计算机、脑机接口、芯片、4D打印、体外心肺循环系统……在选手们深入浅出的讲解演绎下,这些科技名词不再艰涩难懂,科技改变生活的美好前景生动呈现在观众眼前。

随机命题主要考核选手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命题包括5G、机器人手术、珠峰测高、超级地球、哈勃望远镜、大兴机场等前沿科技命题,以及钟南山、病毒检测、气溶胶、冰川等贴近生活的常识命题。而科技常识测试和评委问答环节主要考核选手的随机反应能力以及对自主命题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是对选手综合素质的考查。

赛后,我校选手廖昕萌接受了南方都市报记者的采访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00717346085.html?layer=4&share=chat&isndappinstalled=0&wxuid=ogVRcdNaBss5Ztiwvvy_0UaETQsA&wxsalt=eed566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33号

粤ICP备05084331号  南方医科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