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再次向广州汹涌袭来的新冠疫情,牵动着每一位南医人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全体南医人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齐心协力,守护家园。无论是日夜奋战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的党员干部和学生志愿者,还是闻令而动的后勤保障人员、坚守岗位的师生员工……所有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疫情防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南医速度
六千多位医护人员奔赴抗疫一线

我校医护人员集结奔赴抗疫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保障广大市民健康安全刻不容缓。5月27日,在接到支援核酸采样的任务后,我校附属南方医院、珠江医院、第三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五附属医院、深圳医院、口腔医院、皮肤病医院、顺德医院、第七附属医院、深圳坪山医疗健康集团、深圳口腔医院(坪山)派出多支队伍奔赴抗疫一线。
“医护人员就像战士,集结号一吹响,哪里有危险,就往哪里冲。”5月27日中午,南方医院在收到负责荔湾区白鹤洞街道居民的核酸采样任务后,在1小时内迅速完成26个科室101名人员集结和物资准备,并进行了集中防护和核酸采样强化培训,即刻赶赴荔湾区核酸检测现场。
“投身一线,将一站到底,绝不退缩,直至防疫胜利。”这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医护人员请战书中的铮铮誓言。5月29日下午4:00,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到通知,要求组织一支50人的医护队伍支援海珠区核酸采样,全院各党支部、科室医护人员主动请战,纷纷提交请战书,1小时内一支60人的队伍迅速组队完成。
截至6月4日,南方医科大学及学校各附属医院累计派出核酸应急采样队伍218批次共6018人。为快速有效阻断疫情扩散蔓延,学校广大医护人员义无反顾,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召之来,战必胜!
为积极响应属地防控工作要求,学校全力配合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等工作,压紧压实责任,构建免疫屏障。6月5日,学校对全体师生和校内居民进行全员核酸采集与检测,以确保广大师生和校内居民的健康安全。至5日晚24时,学校在一天之内,迅速完成近2.5万人的核酸采集与检测工作,其中,校本部18560人,顺德校区6384人。截至目前,学校已对校内2万余人进行了新冠疫苗接种,进一步筑牢校园疫情防控长城。

对全体师生和校内居民全员核酸采集与检测
南医情怀
奉献永远都是进行时
在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学校医护人员在除夕之夜写下了按满红手印的请战书,发出了“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铿锵誓言,学校先后派出14批医疗队共288人驰援湖北抗疫一线。2021年,当新冠疫情再次袭来之时,南方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医护人员又一次纷纷主动请战,逆向而行。
他们,与新冠病毒面对面,战斗在离病毒最近、最危险的地方。在24小时灯火通明的PCR实验室里,第五附属医院检验医学科的新冠检测小组人员是发现新冠病毒的“排头兵”,每位工作人员都身穿防护服,紧张有序地进行检测工作。自5月21日广州荔湾区发现第一例本土病例以来,该科室已完成新冠核酸检测共计38000余份,高峰时每天检测4000余份。

新冠检测小组人员在进行检测工作
他们,每天早上7点多开始工作,晚上最晚11点多结束,至今没有休息一天。珠江医院重症医学部周健主任医师、急诊医学中心蔡学全主任医师、重症医学部肖蓉主管护师带队的20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自4月7日开始,大家在海珠区广一电子商务园临时接种点坚守了2个月,“只要有需要,我们随时上!”他们,身着被汗水浸湿的防护服,连续6小时不吃不喝加班加点,面部被护目镜压出深深的印痕,只为了与病毒赛跑,更快地完成更多群众的核酸采集。他们,有曾支援武汉抗疫的“老兵”——皮肤病医院援鄂队员熊明洲,有买好了旗袍却无法去送儿子去参加高考的妈妈——珠江医院护士长王灿灿,有二人携手加入“核酸采集突击队”的“夫妻档”——五附院护士曹志豪和朱锦仪,有为给自闭症儿童采样花一个多小时疏导的暖心“大白”——深圳医院护士刘畅和刘杨,有让一对小姐弟情不自禁行少先队礼致敬的暖心姐姐——顺德医院医疗队队员熊洁……他们,是白衣天使,是白衣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南医力量
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面对复杂严峻的新冠疫情形势,学校第一时间召集会议,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确保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推进。
5月27日,学校党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传达学习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布置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当天,学校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校上下加强校园管理、人员管理、活动管理、健康教育和应急管理,确保校园安全和师生安全。保卫处、医院管理处、总务处等多个部门立即行动,学校各级管理人员、辅导员、广大医务人员、安保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志愿服务人员等坚守岗位,积极投身抗疫工作,为师生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总有一抹亮眼的“红”,在抗疫一线屹立不倒。为打赢这场战“疫”,南方医科大学广大党员干部纷纷挺身而出,主动请缨,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日夜奋战在第一线,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6月4日晚,第三附属医院神外胸外党支部书记黄理金和同事们值班时,完成了三台手术,凌晨三点才结束工作。6月5日清晨,得知医院要增派人员支援天河车陂等街道的核酸采样工作,他和同事们纷纷报名参加,“关键时刻,党员一定会站出来,站到队伍的最前面。我愿意跟党员同志们并肩出战,共克时艰。”

党员先锋队的医疗队员在防控一线
今年63岁的蔡旗是第五附属医院原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已经从医39年、党龄26年,退岗不退心的他主动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工作期间一直穿着隔离衣,里面的衣服不知被汗水浸透多少遍,但始终在坚守。“我是一名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多为社会做贡献,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口腔医院护士周春艺在6月4号晚上支援完回来后,感觉身体不适,5号开始出现拉肚子的迹象,但是考虑到最近全面铺开核酸检测,需要大量的医护人员去支援,身边很多同事刚刚支援完或是需要上班,于是要求继续奋战:“我休息了一天了,可以带上止泻药,希望可以支撑久一点。”
坪山区妇幼保健院派出的核酸采样队伍中有一对“姐妹花”——张镟博士和赵墨医生,两人不约而同报名参加了核酸采样工作。张镟平时加班加点工作已成为常态,赵墨更是两个小孩的母亲,但她们放弃休息和陪伴小孩,主动选择了并肩作战,抗击疫情。作为共产党员,她们始终以医生和党员的双重身份严格要求自己。
为了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南医大的党员干部们快速响应、闻令而动,无惧烈日和暴雨,不舍白昼与黑夜,以有力作为体现责任担当,用辛苦和汗水护佑健康,守护家园。
南医担当
千余名学生志愿者报名抗疫服务
疫情来袭,全民抗疫。在南方医科大学,有许许多多热血青年,不忘学医初心,牢记医生使命,立志做守护健康的医者、做有担当的“南医人”。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6月4日,学校党委紧急研究,迅速部署,在全校毕业班及研究生中招募志愿者组建学生抗疫服务队。大批同学第一时间踊跃报名参加,连夜组建了一支由近1500名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南方医科大学学生抗疫服务队,在45位辅导员志愿者的带领下,随时支援白云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6月5日中午,南方医科大学学生抗疫服务队出征仪式举行,学校第一批派出学生志愿者共220人参与白云区大规模核酸采样的相关工作,其中120名医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生,在经过专业培训后专门进行咽拭子采集工作。

我校学生志愿者为市民进行咽拭子采集
6月11日下午,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医疗队再次出征抗疫一线,6月12日-20日,医疗队的8位博士将按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要求,开展疫情期间医疗保障志愿服务。

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医疗队出征
截止6月7日,学校校本部和顺德校区参与属地(佛山顺德区和广州白云区)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的学生志愿服务人数为861人次,志愿服务时数共计4305小时;参与两校区校内核酸检测和接种的学生志愿服务人数为1200人次,志愿服务时数共计5308小时。
6月8日,白云区京溪街工作委员会发来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南方医科大学全体志愿者们,你们辛苦了!2021年6月4日下午紧急打响的这场守护京溪防疫突击战,在你们不舍昼夜地奋战下,成功收官……是你们,咬牙坚持、奋战不眠,与时间赛跑,将全街的发展运行拉回正常轨道。”

白云区京溪街工作委员会发来的感谢信
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抗疫仍在进行,战斗还在继续。南方医科大学秉承红色基因,肩负光荣使命,全体师生员工不畏艰险,勠力同心,勇于担当,奋勇向前,为打赢疫情防抗阻击战不断贡献力量。

向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的最美南医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