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广州新一轮疫情防控阻击战再次打响!广州市连续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疫情防控的最新进展,划定了新的风险区域。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闻令而动,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携手筑牢抗疫防线。
发热门诊:加班加点完成黄码人员核酸采样
7月8日深夜,珠江医院发热门诊依旧人头攒动。
突发的疫情让上周五至周日的黄码市民数量陡然激增。珠江医院疫情防控指挥部、医务处、护理部等部门立即响应,增派人手。医院院长郭洪波、值班副院长冯常森带领值班人员在发热门诊现场办公,组织协调。

发热门诊护士长梁淑茵带领团队始终坚守一线,加班加点至凌晨,高效、有序完成所有黄码人员采样工作。仅8日一晚,采样量就高达两千多,三天共完成黄码人员采样四千四百多。
核酸采集点:服务时间推迟至晚上11点
排队人员同样激增的还有常规核酸采集点。面对连续几轮全区全员大筛查,珠江医院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在科室主任王丽姿、护士长王灿灿的带领下,健康管理科工作人员全员上岗,增开采样窗口,提升采样速度;原本下午5点半截止的他们,取消午间休息并将结束时间推迟至晚上11点,为有需要的市民朋友及本院医护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7月9日、10日两天,共完成绿码市民核酸采样近五千份。
后勤保障:及时安排物资帮助防暑降温
高效的应急响应离不开完善的后勤保障。根据发热门诊、常规核酸采样点、门诊预检分诊等重点岗位的需要,医院团委紧急组织志愿者加强指引,保卫处增派人手维持秩序,保障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完成。

炎炎烈日,为帮助排队市民与医务人员防暑降温,总务处等后勤部门及时提供遮阳棚、电扇、凉茶、绿豆汤等,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因所在小区封控等原因,医院部分医务人员无法回家,总务处积极协调宿舍,共为48人提供了住宿保障。
急救故事:七旬黄码老人突发脑梗危在旦夕
7月9日晚上8点58分,70岁的孔老先生因黄码外出做核酸,不料在回家路上突发意识障碍倒地不醒。120紧急送往珠江医院急诊室。在急诊隔离病房,急诊科值班医生洪怡瑜了解情况后初步判断为急性脑卒中,立即开启卒中绿色通道,神经内科住院总邓滨医师迅速赶到查体,发现老先生神志不清,相应评估及检查证实为基底动脉闭塞,需要立即进行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

时间就是生命。“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抢救,不能因黄码耽误治疗。”急诊科主任刘斌教授与紧急赶到的卒中中心负责人、神经内科副主任谢惠芳教授一致指示,根据医院新冠应急预案,所有医护人员做好个人防护,为患者实施急诊血管内机械取栓手术。
晚上22点05分,介入手术室里,身穿防护服的卒中中心神经内科血管介入团队主治医师李明春、麻醉科及介入科值班医护团队为老先生在全麻下实施急诊机械取栓手术,及时开通闭塞血管,22点57分手术顺利结束,患者闭塞的基底动脉完全复通。
术后第二天,孔老先生神志已转清醒,能对答及说话,四肢能自主活动,恢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