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学校首页 > 正文

【省大学生年度人物】郭伟洪:不忘初心,坚持健康到“胃”

时间:2019-04-29 18:36:22  来源:   编辑:张淼  作者:  点击:


郭伟洪,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普外)博士研究生,2018年广东大学生年度人物” 提名奖获得者。

不忘医学初心,坚持健康到“胃”

胃癌是全球发病率排名第二的高发恶性肿瘤,中国占全球发病总人数的42%,每年新发逾40万例。尽管规范、完整的根治手术联合辅助化疗治疗模式可大大改善胃癌患者生存预后,但肿瘤治疗的两大主要目标是“活得久”并“活得好”。瞄准这一方向,郭伟洪在临床工作中主动积极探索,钻研胃切除术后微量元素吸收新机制、以及针对胃癌术后特殊人群研发肠内/肿瘤双重靶向性丝胶蛋白纳米药物,探索在胃肠癌精准治疗领域上的广泛应用前景。

郭伟洪刻苦锻炼科研能力,坚持健康到“胃”,在2018年间以第一作者发表国际高水平SCI杂志四篇(总影响因子超过17);2017-2019年期间受邀参加国际胃癌大会,并进行多个壁报展示及口头汇报,得到国际同行认可;他积极转化科研成果,2017年带领团队参加第六届中国创业创新大赛,荣获“全国三等奖”;并已成功申请八项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

他兢兢业业,不懈探索新领域,积极参与多学科交流合作,担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学生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学生委员等多项职务,并作为E-J Transl MedFRONTIERS IN BIOSCIENCENanomedicine等杂志青年编委及审稿人。

 

探索发明专利,解密“胃”之营养

郭伟洪所在单位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作为中国腹腔镜胃肠外科研究组(CLASS)的一员,他近3年来积极参与CLASS系列首个全国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胃癌淋巴结规范挑选、胃癌患者临床数据记录及不间断的随访,为规范我国进展期胃癌微创外科治疗、提高手术疗效贡献了当前最高级别循证依据,同时基于临床难题成功申报4项发明专利。

手术切除可改善胃癌患者的生存预后,但胃切除后人体维生素B12正常营养吸收代谢规律将会发生严重紊乱,不及时干预可导致神经炎、恶性贫血等不可逆转的损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他心系这一广大胃癌术后群体,自研究生期间,郭伟洪即开始从事《胃切除术后维生素B12肠吸收新机制》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

他创新性地发现全胃切除后的患者机体可能通过小肠粘膜的丝氨酸蛋白酶38介导VB12肠内吸收,揭示胃切除术后患者维生素B12的肠内吸收新机制,为维生素B12吸收代谢以及维生素B12缺乏人群的营养干预提供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在可视化条件下验证维生素B12的肠内吸收靶向性及肿瘤吸收靶向性,他主动积极寻找合作单位,最后与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中山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水平单位进行钻研探索,最终成功突破性地构建荧光标记型维生素B12

目前该研究获得南方医科大学科研启动计划(第一参与者)及国家自然基金(前三参与者)课题资助,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FITC标记的维生素B12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201710089234.1,第二发明人)。


   
突破化疗耐药,“胃癌”精准治疗

进展期胃癌的术后生存率仍不乐观,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吸收入血的传统化疗药物缺乏肿瘤特异靶向性,在胃癌难以达到控制癌细胞生长的有效浓度。探索一种针对胃癌人群的兼备高效肿瘤靶向新剂型药物,实现癌灶局部同步热、化疗多元化策略,是提高胃癌化疗有效率、改善胃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基于此,郭伟洪积极查阅相关文献,采用新型纳米材料包裹的海藻酸钠/丝胶蛋白/氧化石墨烯作为稳定载体,结合哚菁绿(ICG)或IR780热疗媒介,与5-氟尿嘧啶(5-FU)或紫杉醇(PTX)经典化疗药物,偶联维生素B12作为肠内吸收的靶向引导介质,成功合成了基于维生素B12受体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他提出科学假设:联合该复合物具有的可视性、肿瘤靶向性,该复合物可能在胃癌新型靶向同步热化疗方面产生积极意义。

他多次受邀在国内外大会进行展示并获高度点评;他以第一作者署名发表于BBRC(三区)Drug Delivery(二区)、Nanomedicine(二区)及Journal of Cancer(三区);作为核心发明人将系列研究转化成3项国家发明专利;作为核心骨干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南方医院杰出青年培育计划等系列研究相关专项资助。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作为新时代的医学生,郭伟洪始终秉承学校“博学笃行  尚德济世”的校训精神,不忘初心、上下求索,用青春和热血助力“健康中国”,用激情和汗水谱写“中国梦”的奋斗篇章。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33号

粤ICP备05084331号  南方医科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