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学校首页 > 正文

【前线动态】带着一群90后驰援武汉是什么感觉?

时间:2020-02-28 22:47:47  来源:   编辑:张淼  作者:  点击:

南医三院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来武汉汉口医院工作已近一个月了。南医三院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护士长邓佩瑛回想起,出发前,当她第一眼看到支援队成员名单的时候,内心那时可充满了忐忑。

" 护理团队 90% 队员都是‘ 90 ’后,我要带着这群年轻人,奔赴一个完全陌生,且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的环境中,开展工作,我不知道将会面临怎样的困难,不知道能不能带领这个平均年龄不足 30 岁的团队,顺利完成这次艰巨的抗疫支援任务?我害怕他们中任何一个人出现任何问题。"

不过,这样的忐忑,慢慢被欣慰、自豪替代。

南医三院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护士长邓佩瑛笔记原文:

姑娘们告诉我:" 护士长,其实没来之前,看着各种报道,我们心里也充满了恐惧,但是,到了武汉,到了病房,我们反而坦然了,一点都不害怕了。"

我想,这应该就是信念,是职业信仰,是这份职业带给我们大家的使命和担当。这群最可爱的年轻战友们让我坚信,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一定能够齐心协力,在前线携手筑起一道坚实的疫情防线。

我们的队员学习、适应能力都特别强。从最初的各种培训、学习讨论、工作对接,到初入病房时针对各种问题、风险的深入沟通和持续改进,再到所有工作都能正常、有序、高效开展,仅仅用了几天的时间。根据病区患者的实际情况,我们护理团队以急危重症为主导,实行分组管理。

一开始实行" 四小时 " 轮班制,很快,物资出现短缺,我们又调整为 " 四 + 五小时 " 搭配轮班制。为确保团队零感染,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进出指引,成立了感控督导组,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任何错漏。

想尽办法营造一个温馨、安全的生活场所

为了给大家营造一个温馨、安全的生活场所,我们制订了驻地管理细则,在酒店划分了清洁区、缓冲区和污染区。队员下班返回酒店后,严格按照细则的要求在污染区消毒、脱衣、洗手,完毕后经缓冲区进入清洁区休息、生活。我们还成立了后勤保障组,由所有护士轮流值班。

当班护士每天定时领取全体队员的工作餐;每天按时更换楼层公用垃圾袋,整理摆放公共物品;每天8:00、16:00、24:00 准时更换每个房间门口的消毒地垫;每天定时为去病房值班的队员房间消毒,23:00 消毒电梯、过道、走廊;随时购买补充所需物资。

为了给大家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团队购买了电饭锅,定期煲汤、熬红糖水等。

只是比平时工作多穿了一层隔离服而已

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生活,队员们已经能够坦然面对这里的一切,彻底克服了最初的恐慌、忐忑,在大家心里," 我们只是将工作的场所由广州搬到了汉口 "," 只是比平时工作多穿了一层隔离服而已 "," 工作期间不上厕所而已 "。

通过这段时间的并肩战斗,队友之间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协作程度大大加强。

进入病房前,队员们相互间仔仔细细核查防护装备,相互语言鼓励。" 一起来,一起安全回家 " 是我们每天的口号。

一个月来,病人的恐惧、焦虑、快乐都深深地牵动着我们每一位队员的心,我们因病人的康复而欢欣,因病人的离世而悲伤。

病房里,我们不仅要救治病人,还要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安抚他们的情绪,给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共收治患者200 多人次,其中重症 150,出院 150 人

我们每隔1-2 小时就给重病患者翻身,有效地避免了压疮的发生;主动收集病人的饮食要求,为他们提供合口的饭菜;主动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处理患者呼叫,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各种诉求。

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仅营造出了安全温馨的医疗环境,而且与患者之间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迄今病区共收治患者200 多人次,其中重症 150 人左右,已治愈出院 150 多人次。

在武汉的每一天,我们都能收到医院各级领导、同事鼓励和关心的信息,大后方倾力保障让我们倍感温暖,我们不是孤军奋战,我们终将战胜疫情,安全回家。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33号

粤ICP备05084331号  南方医科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