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医师论坛第6期在顺德校区举行,2017级、2018级全体儿科学本科专业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期论坛主题是“我是如何‘沦陷’在儿科专业的”,开讲专家为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中心副主任医师、小儿内科主任、门急诊主任杨丽华。
杨丽华因读《药性赋》,在懵懂的心里种下了理想的种子。后来求学过程中,因喜欢简单、纯真的孩童,从实习就开始慢慢爱上儿科专业。在儿科实习的日子里,她给每个孩子喂饭、换尿布、陪孩子们玩,用自己的方式取得孩子们的信任,并掌握了儿科医师的基本功之一:如何有效和孩子沟通。原本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小儿神经内科医生,本科毕业后却被分配到小儿血液科,虽然她开始有些小失落,但“干一行爱一行”。在帮实验室老师染片、看片的过程中,她爱上了骨髓形态。她说:“原来,淋巴细胞是那么干净、美丽!”
渐渐的,她深深爱上了血液专业,也逐渐成长为小儿血液的专家。在从医的过程中,家长的爱、信任和“不放弃”驱动着她鞭策自己不断学习求进步,只为能拥有更加强大的力量来帮助患病的孩子。她说,她对儿科专业的“沦陷”缘自医生的这份“慈悲心”。作为医生,对患儿的爱和家长对患儿的爱区别在于“精湛的技术”,我们必须养成良好的临床和科研思维,为自己建立进步的平台,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当她看到自己曾经治疗的患儿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姑娘、阳光帅气的小伙子时,心中是满满的职业自豪感。
杨丽华告诉同学们,医生是太阳底下光辉的职业,是生命的保护神。需要的不是天分,是慈悲心和精进的技术;不是我们奉献给职业,是职业成就和丰富我们的人生。会后,同学们表示受益匪浅,要珍惜大学的学习时光,多学技能本领,学以致用,造福更多的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