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广东省医药质量管理协会蓬勃发展,促进放射治疗、放疗与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药物联合治疗的规范和精准循证,保证医药用药安全和质量,优化联合方案疗效最大化,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珠江医院放疗科牵头筹建了广东省医药质量管理协会放射肿瘤学专业委员会,放疗科主任朱晓霞当选为第一届专委会主任委员,并于7月24日举办了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围放疗期药物治疗循证规范管理研讨会。

本次会议邀请了省内各级医院或科研单位放疗科、肿瘤内科和药材科相关领域专家就各实体肿瘤围放疗期的药物使用规范展开循证讨论,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形式,参会人数近300人。广东省医药治疗管理协会秘书长刘世霆主任主持了成立大会,专委会由来自省内近30家单位的放疗科、肿瘤内科和药材科70名委员组成。

学术专场围绕头颈中枢肿瘤、胸部肿瘤、消化系统肿瘤、生殖系统肿瘤围放疗期药物治疗规范化管理的循证和探索进行了专题报告和讨论。从围放疗期的定义及其规范化管理的意义和原则、指南共识、临床研究到临床前研究多层次全方位进行了前沿进展的循证和交流,内容精彩纷呈,得到现场及线上同道们的热烈反响及好评。
肿瘤患者放疗前中后的营养支持也是围放疗期管理的分目标之一,在会议最后,放疗科作为“中国肿瘤营养基层500强”广东省内唯一一个授牌的培训基地,为通过放疗科评审获评肿瘤营养基层500强的三家单位进行了授牌仪式。

专委会的成立及围放疗期药物治疗循证规范管理研讨会的举办,充分展现了放射肿瘤学科在肿瘤治疗格局大变动的背景下能够“准确识别、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能力,同时展现了放疗科持续致力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有效更优质的“放疗+”方案的服务精神与决心。本次会议有力地提升了放疗科学术地位与业界知名度,推动放射肿瘤学科向着更加开放、循证的方向发展。
珠江医院举办2021年第四期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进科室活动
(又讯)为持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7月20日,第四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科学化管理AMS病例讨论会在心胸外科示教室举办。

本次讨论会由医务处李媛主持,胸外科陈群清主任、重症医学科刘占国副主任、药学部喻珊珊副主任、检验医学部龙军主任技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夏虎副主任医师、药学部杨秀娟副主任药师、邱晓霞药师、感染管理科李雨晴老师、检验医学部丁新老师等多位科室专家参与讨论。参与会议讨论的还有胸外科相关医护人员以及医院AMS工作组成员。
本次病例讨论旨在通过分析胸外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病例,加强科室临床合理用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临床医生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水平,促进抗菌药物在临床预防和治疗中的合理使用。
会上,感染管理科、检验医学部和临床药学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对胸外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感染管理科分析了胸外科围手术期用药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从首剂用药指征、时机、品种选择、用药疗程和术中追加用药等方面进行改进。检验医学部通过分析2019-2020年胸外科微生物送检总体情况、痰标本合格情况、胸水标本和血培养送检情况,提出规范临床痰标本采集、血培养送检需双瓶双套,并特别注意胸外科病人结核标本的采集和筛查等建议。临床药学建议使用“四少一多”方法,并结合具体病例情况,就如何降低胸外科抗菌药物DDD值展开详尽分析;同时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以及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等进行了汇报。
讨论会上,胸外科医护人员也结合本科室患者的疾病特点与手术实际情况,对抗菌药物使用的临床需求与难点进行反馈。各科室专家围绕胸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和术后感染治疗用药以及降低胸外科抗菌药物DDD值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专家们指出,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应合理把握抗菌药物的用药适应证和时机,术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的感染指标,合理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注意用法用量及用药疗程,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联用。
此次病例讨论会为医院2021年AMS进科室活动的第四期。活动开展以来,在医务处的带领下,各个科室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AMS工作小组不断提出改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建议。今后力求覆盖更多的临床科室,并让AMS活动内容更贴近医院和临床实际需求,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水平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