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常态化,很多单位都已经复工复产了,但是,安全不能忽视。复工这段时间,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最近半月,深圳医院骨科收治了10余名意外伤患者,最多时,5天里7人受伤,包括车祸伤、电锯伤、玻璃割伤和工地砸伤等。
4月26日晚上8点,一名少女被急救车送到深圳医院急诊科,随行的还有她的断指。原来,女孩在一家药店工作,切割药材时,一个不小心,把自己的左手食指末节切断了!
疫情时期,为了所有病患的安全,所有手术前都必须进行核酸检测,但是,对断指再植来说,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决定疗效,越早进行手术,断指就越有可能存活,术后功能也越好。病情紧急,时不我待,骨科主任桑宏勋、樊晓海紧急向医院疫情防控小组汇报后决定:既要争分夺秒抢救患者断指,也要防止新冠病毒感染,不等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了,立即采用标准三级防护开展手术。
指尖断指再植,本身就是一场高难度手术,高倍显微镜下的血管和神经吻合操作难度非常高。指尖血管直径只有0.2-0.3mm,大约2根头发粗细,医生需要在这样的血管上,用比头发丝还细得多的显微线缝合,且每根血管需缝合6—10针才能对接成功。特殊时期,医生还得三级防护,令手术难上加难:防护服密不透气,护目镜容易起雾、视线模糊,多层手套操作不便……医生们只能把空调温度尽量调到最低,减少汗流浃背和护目镜起雾,在高清3D显微镜下穿针走线,完成这台高难度手术。
经过3个小时的奋战,离断的血管、神经、肌腱、指骨和皮肤终于一一对接上,离断的指尖也由苍白恢复了红润,重新“长”回左手手指上。
4月27日晚9点,桑宏勋的电话又响了,这次是外院医生的紧急求助电话,一名手外伤患者伤情严重,血管、神经和肌腱多根离断,需要紧急转来深圳医院,完成断指再植血管神经显微手术。
绿色通道再次启用,生死时速重新上演。患者是一名中年男子,在工厂操作机床切割东西时,因操作不当,造成右手切割伤,右手食指和中指将断未断,一旦处理不当,手指可能坏死,功能全废。
同样,等不及核酸检测结果出来,骨科的医生们便采用三级防护,连夜奋战,顺利完成手术。
随着疫情的常态化,大部分人已经复工复产,这固然是好事,但是安全生产不能大意,否则就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深圳医院提醒复工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单位和个人一定要注意安全生产,强化监管,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万一发生断指(肢)事故,患者及家属必须保持冷静,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物件包扎止血,并找到离断指(肢)体,用无菌或清洁布料包好,在干燥冷藏环境下保存,尽快到有条件的医院接受治疗。对于手指切割伤,如果出血较少且伤势不严重,可以清洗之后用创可贴覆于伤口。若伤口大且出血不止,可用橡皮圈绑紧手指根部,然后抬高患肢,但要注意,每隔20-30分钟将橡皮圈放松几分钟,否则容易引起手指缺血坏死。深层的手指伤口必须在8~12小时内到医院处理,不能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