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

从“不敢做”到“轻松做”:国产LUSE技术让脊柱手术告别“大创伤”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脊柱手术总是与“大切口、长恢复、高风险”画上等号,尤其对高龄、体质差的患者而言,手术更像是一道“不敢跨过的门槛”。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有没有更安全、更微创的治疗方式?由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主任黎庆初团队自主研发的LUSE技术——单通道软质内镜技术,正是为了回应这一临床痛点而生。日前,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
-

AI系统实现膝关节九类疾病“一键诊断”
近日,第三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赵英华团队与香港科技大学SmartLab实验室联合研发全球首款多任务膝关节AI诊断系统,通过一次MRI扫描即可同步检测半月板撕裂、软骨缺损等九类常见病变,诊断准确率最高达95.6%,较传统人工阅片效率提升5倍。技术突破:一次扫描,九病同筛传统的膝关节MRI诊断需要医师逐层阅片,耗时较长且对经验要求极高。赵英华团队研发的DLS系统实现了革命性突破——仅需…
-

创新“双阶段”荧光导航技术,胰腺疾病微创诊疗再添“珠江数智方案”
针对慢性胰腺炎及胰头肿瘤治疗中保留器官完整性与微创化的临床需求,珠江医院肝胆一科主任杨剑团队创新提出 “双阶段”荧光导航技术,实现了胆管和胰腺细小动脉的清晰显影,为外科医生提供了实时的术中可视化导航和决策支持,有效减少LDPPHR术后胆道并发症和十二指肠血供障碍的发生率。吲哚菁绿(ICG)荧光作为一种可以实时显影胆道和血管的导航技术,是辅助LDPPHR精准执行的有效手段。…
-

基础研究应当始于临床、归于临床——研究生系列学术专题讲座开讲
9月26日,研究生“系列学术专题讲座”在校本部国际会议厅开讲,黎孟枫为研究生作《肿瘤和病毒感染中的“细胞炎化”——兼谈医学基础研究的临床导向》的首场学术报告,吸引了30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另有1200余人通过长江雨课堂线上听讲。黎孟枫系统阐述了细胞炎化在肿瘤发生发展和病毒重症感染中的关键作用,指出细胞尺度的炎症非可控化是疾病恶化的重要机制。研究团队发现,通过靶向调控…
-

珠江医院参编全国首个医院技术转移人才培训标准助力构建高水平技术经纪人队伍
9月20日,在第五届华南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论坛中,全国首个聚焦医院领域的技术转移人才培训标准——《医院技术转移人才培训大纲》团体标准正式发布。珠江医院作为核心参编单位之一,与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及17家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及科技服务机构共同参与《大纲》编制。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学会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分会主委、珠江医院国际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