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现有广州和顺德两个校区。学校是广东省首批5所省属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全国首批“部委省”共建医科高校,全国首批开设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博连读)的8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卓越医生、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分别入围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和2025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300强。

广州校区

顺德校区
学科建设:拥有5个国家重点及培育学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广东省重点学科、2个广州市重点学科;15个学科入围ESI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和药理学与毒理学入围全球前0.5‰,ESI总体排名位居全国第46。现有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以医学为主,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教育教学:是唯一开设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独立医科院校,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入选教育部“101计划”。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含一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9项。现有国家特色专业7个、广东省特色专业16个、广东省名牌专业6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一流本科课程61门,入选数量均位居全国医药院校第1。现有国家级规划教材17部、精品课程17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2项、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是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拥有1个国家级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31个广东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在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临床医学通过率最高排名全国第4,中医学3次排名全国第1;在“互联网+”“挑战杯”系列竞赛中共获国家级奖项48项,其中国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金奖12项。毕业生中先后涌现出侯凡凡、夏照帆、高天明、刘超等多名两院院士。
人才队伍:现有中国工程院、科学院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10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77人次,省级人才项目入选者414人次;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6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30人(含青年项目),长江学者36人(含青年学者),国家“杰青”37人,国家特支计划34人(含青年拔尖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9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人,国家“优青”41人。
科学研究: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136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30项,省部级一等奖62项。牵头承担多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其中连续3个“五年计划”牵头承担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31项,立项数位居全国独立医科大学首位,连续10年跻身全国30强。2024年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93项,位列全国高校第13、独立医科院校第1。《南方医科大学学报》11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综合评价得分位列全国医科大学学报类期刊第一。南方医科大学科技园于2021年获得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形成了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近年来已孵化、培育生物医药健康领域企业100余家。
医疗实力:现有直属附属医院8家,合作共建医院9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3家,总展开床位数约22000张,年诊疗服务人次约2800万人次。拥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含中医)48个、广东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3个。南方医院、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江医院、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行列,8所附属医院获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以上等级。南方医院牵头建设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区域中医(风湿病科)诊疗中心,入选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牵头建设国家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区域中医(老年病科)诊疗中心。南方医院入选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珠江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入选广东省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项目。
国际化办学:先后与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的87所知名高校、科研及医疗机构建立友好关系,是“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一带一路”热带医学联盟、“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联盟、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东欧医院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等国际/区域教育合作组织成员单位。举办国内首个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博士学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现有教育部、科技部“肾脏损伤与修复的机制及临床诊治”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粤港重大精神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粤港澳新药筛选联合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等国际合作平台。自1987年起承担国家援外培训任务,是教育部十大教育援外基地之一,已为124个友好国家培训医疗卫生官员和专业技术人员3854名;自2005年起招收来华留学生,已为99个友好国家培养毕业生2083名;获评全国“来华留学教育先进高校”,通过国家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和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认证。
作为一所具有红色基因的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培养拔尖创新医学人才,促进人类健康福祉。当前,学校正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闻鸡起舞、日夜兼程,为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医科大学,为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不可替代的南医贡献!
(更新时间:2025年9月)





